最近終於慢慢有了空閒,前2週中午幾乎都是一塊麵包在公車上打發掉(往公司的路上),晚上也吃得很隨便,例如在便利商店吃點關東煮之類的,唯一的原則就是節省時間好把工作完成不要Delay的太誇張,當然意思就是Delay了,只求不要太誇張而已。

謎網.jpg 

作者: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ver) 譯者:宋瑛堂 出版:皇冠出版 日期:2010/11/29

  前兩天斷斷續續看完了謎網,主角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凱瑟琳‧丹斯(表意學專家),但整體來說,這本在Jeffery(直接呼其名了,很熟似的~)作品集中實在不能算好,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沒能一口氣看完,明知無法看完可是一看到Jeffery的作品又忍不住要看。如果他的作品整體來說有80分,這本我可能只能給他70分,也就是在平庸一級,不過!也還是好過很多其它作品了,即便寫出很多經典之作又多產的克莉絲蒂‧阿嘉莎也有平庸之作丫,艾勒里‧昆恩也不是本本精彩到90分咩。

  這本的內容是以目前的部落格生態為主題,事實上,我覺得作者真正想說的是網路現象,而推理小說只是他擅長的說故事方式因此拿來套用而已,總不成叫他寫篇論文是不?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作者對網路的評價仍然是負面多過正面,這在很多40歲以上的人身上都見得到,尤其是已有小孩的家長,對於孩子沉迷於網路的現象更是禁止多過理解。在文中他點出,大多數30歲以上的人都還能很容易的區分出現實和虛擬世界的不同,在關掉電腦後,他們能很容易的回到現實世界,不會有轉換上的困難,然而對於更年輕的世代,現實和虛擬之間的界線則模糊得多。

Ÿ  主線故事即以一篇部落格文章開始作鋪陳,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他指出很多現在常見的網路現象,例如美國有個新的字叫「字暴狂」,意即年輕人用文字暴露自己,並且往往說了太多自己的私事,而部落格便是年輕人沒有絲毫警覺大肆暴露自己的場所。我們都以為網路世界有高度隱私,錯了!如果網路真的有這麼私密,何以所謂的「人肉搜索」往往都能很快的找出當事人?部落格的興起,可能讓你隨意地述說你的家庭、朋友、工作、同事,以為沒有人會知道,然而,在網路上罵上司、公司以致糟公司開除的事愈來愈常見,因為別人很容易從你所敘述的週邊雜事猜出你所屬的公司,更不用說那些會穿著制服拍一些搞笑vedio上網的人了。也許你以為換個ID是件容易的事,闖了禍換個ID便不會被人發現,一樣錯了,因為你不可能天天換ID,否則你的網路朋友會認不出是你,即便你是個常常換ID的人,還是有現實中的朋友會知道你的ID,最後你的網路ID幾乎就跟你現實中的名字一樣好認。

  故事中提出另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也是現在很熱門的主題叫做網路霸凌;故事中的主角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個討人喜歡的人,接下來有幾個朋友上網留言說了一些自以為是的八卦,再接下來,明明就不認識主角的人也開始留言臭罵主角,故事便愈說愈誇張,到最後網路的故事便好像真實發生過,即便不相干的路人都信以為真的把他當殺人魔了(推理/犯罪小說嘛,總是要死幾個人的)。

  故事的部分就不說太多了。

冷月.jpg 

  凱瑟琳‧丹斯最早出現在「冷月」一書裡,是個表意學專家,什麼是表意學?簡單點說就是從一個人的肢體語言觀察他是否說了真話,這種說法當然是太簡化了,事實上它與心理學也有關。凱瑟琳‧丹斯號稱「真人測謊機」她的主要工作便是審訊他人找出破案線索,她會先從一般的家常問題開始,這個階段主要是觀察被訊人在沒有壓力不編謊言的情況下正常的肢體反應,例如她可能問問你最近好不好,家裡狀況如何,朋友好不好,就是很家常的問題,建立她所謂的「基準線」,當我們無需說謊的時候(因為那些家常問題沒有必要說謊),身體通常是放鬆的。

  接下來她會開始夾雜一些必要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被訊者若有偏離「基準線」的肢體動作,她便可以根據這些問題再繼續深入追查;有哪些問題會讓你的行為偏離「基準線」呢?當你感受到壓力時(你必須在她的問題中說謊),例如眼光會飄向門、窗便可能意味你想逃避,手勢不自覺的變多可能是想轉移注意力,有些則會很明顯的轉移話題,這便是她所謂的壓力反應,一旦她觀察到壓力反應,便會知道你在這些問題中說了謊,接下來便進入到最後一個階段。

  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前,她已經以心理學判斷過對方屬於哪一型的人格、該不該增強壓力讓對方吐實,或者某型人格反而會因感受到壓力更逃避反而什麼都問不出來。此時她會變換原來的姿勢,例如:更靠近被訊者,進入一般人會感受到不舒服甚至被侵犯的區域內,讓對方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更換她所謂的「猛禽眼鏡」等。

  雖然不知道對不對,但總覺得「表意學」(查不到原文)跟前一陣子聽朋友一直提到的「NLP」(Google可以查到)很像,就是一些心理跟生理結合的學問吧,當然也跟最近很紅的一本FBI教你讀心術(都叫這名字吧?)很像,原則上就是心理狀態會影響到你的生理反應,例如在書中它提到,一般人在說謊時也許會有意識的壓制自己的手(手是最容易控制的肢體),然而說謊的反應還是會出現在別的地方,例如眼睛、腳、冒汗(大概還沒有人厲害到可以控制自己不流汗)等。朋友跟我提過的NLP(她說這是最簡單的部分,難的要自己去上課才知道,她一直慫恿我去上課)則是說,你可以仔細觀察對方說話時的肢體動作,如果對方是個手勢很多的人,你可以試著慢慢跟上對方的手勢(但無需超出自己的行為基準,如此會顯得不自然),你只需要適度的模仿他,他便會不自覺的認同你,以為你跟他是同一國的這樣。在朋友跟我提過NLP不久後,我便在人魚之歌裡看到它了。(題外話:人魚之歌相當驚悚、愛血腥的可以看)

  然而,作者畢竟是男性,對於女性心理狀態的描述不如派翠西雅康薇爾(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6569)和凱斯萊克斯(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43805)精彩,當然這麼比可能不公平,畢竟科學鑑識和心理分析本來就不一樣,驚悚度也就不一樣,推理和犯罪小說之間還是有那麼一點區隔(有些當然很難界定)。

人魚之歌.JPG 

  jeffery最早的一本小說「人骨拼圖」相當有名(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23510),看過的人大概都還記得丹佐華盛頓飾演的林肯萊姆和安潔莉娜裘莉飾演的艾蜜莉亞吧。他的小說其實都相當好看,「冷月」裡的雅賊就是個很不錯的角色

(如果喜歡雅賊則勞倫斯卜洛克的雅賊系列會是個好選擇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24602),「惡魔的淚珠」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本,倒不是因為它特驚悚好看,而是我喜歡它裡面對於文件分析及古文件鑑定的描述,那幾乎是一門很專精的學問丫,我們平常大概不太有機會也根本不會想到這些東西的細節,透過小說才知道世界的廣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玫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