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力量    

這本書經由同事介紹後買來看,是去年的書,買回來已超過半年仍沒看完,倒不是不好看,只是我看書習慣不好,常常沒看完就去看別本了。

這本書真的很棒,它裡面提及許多內向性格者者適應社會的小撇步我幾乎都經歷過,例如,在內心沙盤推演即將要發生的事,即使只是一次不太重要的會面,在我們的心中都像茶壺裡的風暴,經過多次預想推演,這當然不是說外向性格者就不會在腦中彩排約會流程,而是內向性格的人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我常常在一些需要簡報的會議之後有一種完全虛脫的感覺,內向的人通常天生不善社交,每一次的社交場合都會耗費許多的能量,相對就更容易覺得累。

剛認識的人大概不會認為我是個很內向的人,這一點在書中提出很好的說明,就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不善社交,但有太多太多的場合都需要和人交際,人不可能永遠不和他人接觸,因此某些人對於觀察他人反應特別敏感,我們會觀察每一個社交場合,注意在這種場合應該如何表現,有些人甚至可能先準備一些笑話;隨著一次一次的觀察和自我演練,慢慢的我們就能把這些場合應付得很好,甚至很得體,但這不表示我們不會緊張,每一次的社交場合對我們來說都是壓力。我一直都很羨慕那些天生幽默風趣,在任何場合都能表現自信,自在談笑風生的人,但對我來說要這樣演出就是一件很累的事,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常假日寧願宅在家的原因,我需要時間安靜,並且把過去五個工作天累積的疲累釋放掉(雖然同事都很熟了,某種程度上還是需要表演)。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如果演出這麼累,為什麼不做自己就好呢?常常在別人面前表演的那個自己是真的自己嗎?這些在書中都有說明,我就不說了。

前幾天跟一個在當臨床心理師的學弟聊到這本書,我告訴他,這本書說中了我好多點喔,他回我:沒有什麼比知道自己並不奇怪更具有撫慰效果了。許多內向性格的人肯定都曾希望自己能夠外向點,並且常常上演內心戲,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怪。當他說出這句話時真是一語道出我小時候曾經質疑過自己的那些日子有多不舒服。

人會有種深層的渴望,既能夠完完全全只做自己又能同時被接納與欣賞,但往往無法兩全。接著他又冒出這句話,我突然有種被雷打到的感覺,這根本就是我戀情始終很短暫的原因嘛!我確實有一種希望對方無論如何都能接納我,不管我怎麼耍任性,都要無條件的接受這樣的我,可是就連我自己都無法接受別人隨意耍任性,怎麼能做這種不合理的期待呢(他也曾經過說:許多問題都出在我們容易對別人做不合理的期待)。這個結解開之後,我說我連能不能完全接納自己都感到困惑;他很隨意地回答:通常是不可能的。但只說到這裡,接著就叫我自己去看書了。

人長到這把年紀,多少都經歷了幾個自我摸索的階段,但有時,沒有別人點一下還真難以看清,似乎模模糊糊地感覺到什麼卻又說不出來,能夠有個不用付費的心理師朋友真好,哈哈。

說回來這本書,我覺得它很適合自覺內向,然後討厭內向的自己的人去看,學習接納自己真的很重要,試著讓自己不要糾結在無謂的事上,這種自我質疑的情緒不好受,能夠早點解開是最好的了。(當然也可以試著認識一個心理師朋友,就可以做免費的聊天治療了,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玫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