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閒來無事,就看點書出門亂走外加不停看食譜逛家庭主婦部落格,看食譜和逛部落格的原因很簡單,自己會做的都吃膩了,想吃別人的拿手菜。為什麼是蔥燒鯽魚?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手邊最常看的三本食譜全都有這一道:林文月的飲膳札記、嚴裘麗的蔣公獅子頭和吳恩文的快樂廚房,既然這道菜這麼經典,那就來做做看吧。

  問題在抱卵鯽魚取得不易,據說(M,我對中國節氣不熟)鯽魚要白露之後開始產卵,那白露是什麼時候,就是秋天啦~不過台灣因為地理位置偏南,傳統節氣是以中國中原地區為準的,所以產季得再略為延後,大約到過年時可能才會有帶卵鯽魚可買(以上是我自己推論的~),此所以我左等右等終於等到現在才做蔥燒鯽魚的原因,我等到頭髮都白瞭~。

  除了產季的限制之外,另一個網路上最多關於鯽魚的問題是:哪裡買?我也查了很久,只知道南門市場那裡可能有賣,問題是,南門市場離內湖也未免太遠了!我得搭上20分鐘的公車再坐上半小時左右的捷運還得再走過去市場,至少要耗上1小時,如此千里迢迢拔山涉水(這是個很誇張的誇飾法)買個幾支小魚再耗上1小時回內湖,魚都臭了吧!而且還不一定有我要的白色鯽魚哩,所以這道菜真的是在我心中構思最久的菜了。

  過完年回台北,心裡懷抱期待,該要開始有帶卵鯽魚了吧,可是我並不期待會在西湖市場這裡買到鯽魚,因為這個市場規模不大,也不太像南門市場會賣一些比較中式的產品,就當我低著頭走過市場時,路邊竟然就有個大鐵盆裝著游來游去的鯽魚!有鯽魚!我立刻停了下來,想馬上喊老闆袋子給我袋子!可是我觀察了一下,當時有個主婦已經蹲在那裡撈魚,而且她手邊的袋子裡已經裝著3支白色大肚子鯽魚了,盆子裡還有2支白鯽魚和好幾支黑鯽魚,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只剩2支白鯽魚了,而且那主婦邊跟站在旁邊的人聊天,邊用手裡的小盆子在水裡撈著那兩支白鯽魚卻不把它們裝進袋子裡只是不停撈起又放回水裡,我真想把她推開大叫停止!你快弄死我的白鯽魚了!可是,就算那主婦停手不買了也只剩2支丫......只有2支只有2支只有2支......我決定把我跟鯽魚的緣分留給老天決定,徘徊了幾分鐘後便默默地去捷運站裡的市場採購我要的菜,等買好再回來看還剩下些什麼。結果,白鯽魚只剩1支,而且它看來已經奄奄一息(翻白肚了說)......我與活鯽魚的緣分看來是到此為止了。

  不過,嘿嘿,我愛死網路了。看到市面上有活鯽魚那就代表季節到啦,於是我到一個看了很久的養殖魚的網站岩喜屋(http://yan-seafood.webdiy.com.tw/main2.asp?lang=1)上留言問老闆啥時會有鯽魚可買,老闆說應該差不多了,會注意一下,然後我就等丫等丫等丫等丫......M,等了2週吧,這期間每天上網看不止一次鯽魚出了沒有,原本就想在這個網站訂虱目魚來吃吃看,但又一直想等鯽魚,就在我想著要不要放棄時,終於看到鯽魚了,喔YAY~,我一口氣訂了8支!而且很刻意地訂了2種,一種是黑鯽魚,一種是白鯽魚。原則上要做蔥燒鯽魚應該要選白的,因為這道鯽魚講究魚刺乃至魚骨都完全可食,根據嚴裘麗的說法黑色鯽魚的骨和刺比白色鯽魚硬,肉質也比較粗,但林文月和吳恩文倒是都沒提到這一點,那其實我也不知道差別在哪裡,乾脆兩種都訂來吃吃看就知道啦~。結果,岩喜屋老闆很可愛,他挑比較小支的黑鯽魚和比較大支的白鯽魚,大概是也怕黑鯽魚骨硬沒辦法吃吧,真是貼心(我自己這樣想啦)。

2種鯽魚的照片~應該看得出來白色跟黑色的差別吧?而且他們的肚子好大!超開心的丫~

20120220_165640  

剩下的作法和吃後感想改天再補(其實我已經吃掉一支黑鯽魚了,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玫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