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聳動是嗎?先解釋一下肉毒桿菌是怎麼回事。肉毒桿菌是一種很常見以孢子型態存在的菌種,在正常狀況下並不致命,但在真空或接近真空狀態時它就準備開 party 了,在缺乏空氣的狀態下肉毒桿菌會很開心的長芽並分泌毒素;中毒型態大致有幾種,例如受傷部位被孢子侵入污染吃下被污染的食物(食物中有孢子但孢子尚未分泌毒素)吃進已經有毒素的食物。一般而言,肉毒桿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果發作愈快代表毒素愈致命,如果殊忽了沒有及早治療,死亡率不低。2007年至2010年間,台灣共發生23例食入型肉毒桿菌中毒案例,中毒人數31人,死亡2人;2010年統計出的中毒者有11人,中毒者中有10人是吃入黃豆類製品,而其中9人是吃下「真空包裝」的黃豆類製品。

  肉毒桿菌引起中毒的現象最早是在德國被發現,一群人吃了香腸以後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有幾名嚴重者死亡,因此肉毒桿菌最早又稱為「香腸病」;香腸是以絞肉製作,把絞肉灌進腸衣後會把空氣擠出來,於是在香腸的中心就會接近真空狀態,如果絞肉已被肉毒桿菌孢子污染,就很容易引起中毒事件。但是為什麼在台灣發生的案例都不是吃香腸引起的中毒呢?因為香腸裡會添加「亞硝酸盬」(硝或硝酸鹽指的都是約略相同的東西),而亞硝酸鹽除了讓肉保有漂亮的紅色外(所以在台灣為可合法添加的保色劑),也會讓肉有一種特殊香氣,更重要的是它會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

  亞硝酸鹽又是什麼東西?有一些研究指出它在人體內會形成亞硝胺,或者高溫烹煮時也會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會破壞人體DNA且威力強大,所以會致癌,可是亞硝胺致癌的說法,其實又不是那麼的肯定,確實有實驗已經證明亞硝胺會破壞DNA,但人體要吃進多少才會致癌卻很難具體證明,因為這一類的實驗大多都是用小動物實驗,而為了實驗通常是照三餐大量餵給這些致癌物,但這種劑量其實一般人根本不會吃到這麼多(當然如果是每天照三餐吃香腸、培根還是燻肉就很難說了),況且人所吃進的其他食物,例如蔬果,其中可能又有些成分具有抑制亞硝胺形成的作用,所以雖然常常三天五天就會聽到吃了哪一種食物會導致哪一部位癌症或哪一種癌症,但如果把這些說法照單全收,那很快就可以準備餓死了,或者,吃素,但吃素實非我所願丫。當然也不是說從此可以開心吃香腸培根熱狗了,只是也不需要過度排斥,畢竟香腸還是很好吃的丫~,而且正常人大概也只是年節或烤肉時吃點香腸吧;培根就要注意囉,這很有可能是早餐常有的選項,而且有些人還非常喜歡把它煎得焦脆,我以前就很喜歡吶;歸結吃這類食品的重點就是:不要太常吃水煮最好、烤焦或煎焦的部分就別吃了吧。還有,最好買大公司生產的食品,台灣有些攤販會賣自己灌的香腸,雖然選擇很多,但一來肉的新鮮度無法確定且有污染的疑慮(如果是用賣剩的放在常溫下太久的生絞肉很難令人安心丫),二來攤商不一定有足夠的知識知道硝酸鹽和肉的正確比例,如果是為了安全加太多硝酸鹽,或者攪拌不均,也不能算是安全的食品。我知道市面上已經有賣不添加亞硝酸鹽的香腸,像義美的熟香腸或某家生產的生鮮香腸(好像是台糖賣的,但不確定),可是如果是我要選一個,我會覺得熟香腸比較安心,之後有機會會去買來吃吃看和傳統香腸在味道上有何差別。

  台灣發生的肉毒桿菌中毒案例,我覺得問題是出在對所謂的真空包裝太信任,而且一般都會覺得素食比較「安全」,因此才會發生這些吃豆製品中毒的事件。事實上真空包裝真的不安全,我們都會以為真空就沒事了(真空≠無菌),但常常是在包裝的過程中食品遭到污染,包裝後又缺乏再消毒的程序才會發生這些事。有可能產生食物污染的場景如下:某個以家庭手工製作為宣傳的網購小店家,把食物煮好了放涼,但放涼過程沒有盡快降溫也沒有加蓋,就只是大喇喇地開著鍋蓋讓食物接觸空氣的這種傳統放涼法,一定會使食物接觸一堆空氣中的落菌,食物涼了以後就裝袋或裝瓶,最多用costco可以買到的自製真空包裝抽取掉空氣,然後就沒了,沒有再次加熱食物消毒殺菌,甚至醃漬品還可能沒有放冰箱就以常溫保存,不出事才怪了哩。我不是想替大廠商推銷更不是想打擊家庭手工製作的小「工場」,但是吃的東西真的要小心吶,若是包裝有空氣膨脹現象就不要因為省錢硬是吃下肚(我沒有在影射丫舍乾麵喔,我連吃都沒吃過丫,沒辦法團購,怒!),像豆干那種東西如果打開有異味(一種發酵或甚至接近沼氣的氣味)「牽絲」還敢吃那就自己保重。鐵罐裝食品不要買有被撞過的,蓋子有「凸蓋」現象也不要買(回想我以前小時候記錯了,還以為凸蓋才正常咧,而且還覺得很好玩,還好現在還活著,囧)。另外也提一下,醃漬品如果是傳統大甕(或比較大的容器)裝著的,底部也會接近真空狀態,鹼性醃漬品最好都能放冰箱保存(肉毒桿菌在15度以上會很活躍),如果醃漬品是酸性的如泡菜就比較不用擔心肉毒桿菌(只是不用擔心肉毒桿菌而已,不代表安全),因為它不耐酸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玫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